《二工大报》
出版时间:2017-12-15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优青”
在科研中绽放师者风采——记工学部副教授崔立



  崔立,博士、工学部机械工程专业副教授、曙光研究院副院长、产业处挂职副处长。曾获上海市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学校第七届教学比赛一等奖和“上汽教育杯”优秀指导教师等。

  因为从小就对机械设备感兴趣,填报志愿的时候,崔立选择了机械设计专业。在国家实行自主生产汽车的创新驱动下,为了更深入地学习,他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从而进一步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2013年,崔立加入我校材料加工工程团队。

做科研就要坚持

  崔老师在准备发表第一篇SCI论文期间,因为前期的课题需要整理思路,每天下班以后,从实验室回寝室的路上,他总会去通宵的自习室整理思路:在一个小本子上总结当天做实验的过程和思路,包括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写下第二天需要继续的实验,并且思考第二天要干什么并写下来,方便第二天可以直接按照思路去实验……当他在宿舍接到SCI录用论文通知的那一刻,他瞬间明白:一切的付出都没有白费。他说,做科研就是要坚持,每一分钟都想着这件事情,时刻理清自己的思路。这已经成为崔老师的一个习惯了,现在,他依然会在工作结束回家后,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自己做科研创意和一些灵光乍现的想法等。正如他所说:“我们总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是只要利用好每一小块的时间,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一个脚印,就会有收获。”近3年来,崔老师主持纵向项目3项、横向项目3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1篇,其中SCI 检索1 篇,EI 检索4 篇,授权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

教学与科研  相辅相成

  没有理论的实践走不远,没有实践的理论根本就迈不开脚。通常情况下,机械专业的课,大多是书上的理论知识,难免会显得枯燥无味,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要常讲常新,尤其是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00后,更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崔老师深知这一点,他知道理论与实践无法分开,于是他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阅读和浏览国外前沿教材和文献,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明原理、起源,并准备了有趣味的“八动”教学法:课上要展现原理动态,让学生脑子动、手动、和老师互动,课外在实验室自己动手,运用仿真平台动起来,在生活实践上开动,在创新项目上动起来。崔老师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生都在动手过程中巩固了专业知识,学生们更愿意和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充分理解了机械原理,也体会到科研的重要性,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并在各种实践当中收获知识,运用到毕业设计中,彻底掌握这门专业的主要知识。其中,崔老师指导的学生获“上汽教育杯”一等奖、“陈嘉庚青少年杯”二等奖、“国际飞行大赛”第六名等好成绩。

坚守初心 奋力进取

  崔老师也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他积极参与“智能自行车制造工厂”的建设与项目申报工作,负责智能自行车工厂传动轴设计。目前,崔老师正在计划出国交流,深化关于智能自行车的相关研究,他说,目前我们国家在自行车所用的材料的制造等方面还比不上美国、瑞典等国家,在智能制造工程方面的研究也不算太深厚,但是我校在这一领域一直继续深耕,他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能让学校在智能制造方面得到更多的认可,也希望学校的这门学科在国内能占据一席之地。

  谈到对同学的要求,崔老师笑了笑,他说只要同学们以“厚生、厚德、厚技”校训为座右铭,在实践中传承劳模精神,坚守初心,奋力进取,不管前进的路有多难,都会有所收获的。(宣文)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985次访问,全刊已有1415790次访问